bcd 发表于 2021-11-18 19:31:09

这些信号都告诉我们,风停了。甚至是,逆风了。

最近有不少人说,自己比较焦虑。今年即将过去,明年马上到来。对过去不满意,对未来没把握。
但是,很多事情,急也急不来。只有慢慢来,才比较快。
先打好基础。
冲着赚快钱去的,往往最后都赚不到钱。有一次,我受邀参加某公司年会,有幸听到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的分享。
王石在分享中,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思想实验:

假如你一个月不去工作,公司还能玩得转吗?
就我个人来说,每次登珠峰至少需要两个月,万科依然正常运转。我去哈佛、剑桥游学,公司也依然正常运转。

你说,是你离不开公司,还是公司离不开你?

王石这番话,让在场很多人深思。

因为很多时候,是公司离不开你。

我们觉得很好,享受“被需要”的感觉,掌控权力的欲望,满足决策的速度。但是,这其实非常糟糕。
为什么?

因为这意味着公司更依靠个人,而不是依靠组织。

这样跑得很快,但是很脆弱。

我打过一个比方:一个球,和一只碗。

老板是球,组织是碗。
很多时候的情况是这样的:碗被倒扣着,球立在碗上。

这样那颗球更能被看见,也能立得更高。

也可以发号施令,一路往前冲。
但是这样也极其不稳定。一阵风,一踉跄,球就掉了,碗也碎了。
我曾经听见有人说,他去年为了抢市场,冲业绩,不管不顾就是要快。公司也因此赚了2000万。不过当疫情来时,组织根本没有任何反脆弱的能力。市场丢了,客户跑了,今年颗粒无收。
如果根基不稳,跑得越快,摔得也会越惨。狂奔时多么风风火火,摔倒时就多么轰轰烈烈。
那什么是更好的模式?
把碗正过来,把球放碗里。
球虽然被藏起来了,看起来也没有那么高了,好像效率也变低了,但是组织却更加强大稳定了。
所以我常说,在疯踩油门的时候,一定要记得旁边还有刹车。
尤其在如今的环境里,先稳下来,再跑起来,才能真正快起来。
否则一开始赚的“快”钱,最后都会“亏”回去。
那么,具体该怎么办?

现在我们进入到什么阶段?
从红利期,进入到效率期。从增量时代,进入到存量时代。
在红利期,还可以大量试错,还能允许浪费,可是一旦进入效率期,就要抠每一个细节,要少犯错,甚至不犯错。
我很喜欢孙振耀的一句话:中国民营企业,强化职业化管理能力的时机到了。
当流量封顶和经济下行交织在一起,当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碰撞在一起,企业的发展周期也会被深刻影响。
2018年,大量公司开始裁员,控制成本。
2019年,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百度,遭遇上市14年来第一次季度亏损。
2020年,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了所有公司当头一棒。
2021年,大家更多谈论内卷,感觉到还是有压力。
这些信号都告诉我们,风停了。甚至是,逆风了。
那么,2022年呢?
所以,大家不敢犯错,也不能犯错。保持稳定,提高效率,是活下来,活得好,活得久的关键。
最典型的事情是:一大批互联网公司,竟然去向国企学习。学习怎么经营企业。啊?这听起来也太反常了吧?
过去我们认为,互联网的管理是“超前管理”,所以每年有100%,甚至200%是迅猛增长。
但实际上不是。只是因为红利期的增长,让互联网公司看起来不太需要管理,让增长掩盖了管理上的瑕疵。
甚至可以这么说,如果一开始就用优秀的管理方法,可能会增长得更快。
而当红利结束时,大家猛地发现,要开始比拼运营能力和管理效率了。
大家都问自己:
我的预算制度完善吗?我的成本控制精细化了吗?我的组织结构合理吗?……
我,赚了一笔快钱之后,能持续稳定地赚到之后的钱吗?
宏观上,一定要有不偏不倚的认知,赚快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以后,要能稳定地赚钱。
那么,微观上具体要怎么做?
组织建设,是大家都在说,但却没几个人真正在做的事情。

因为这需要静下心来,需要极大的耐心,并且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看不见明显的收益。
但是,在疫情之后,大家都知道组织建设的重要性。
好的组织,可以提高上限,更能提高底线。不至于在轻易的冲击下就分崩离析。
而创始人在实现一项业务从0到1之后,要把60%的时间放在组织建设上来。我建议你,可以从这两件事开始。
第一,战略流程化。
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拆解“一件事情为什么能成”,把经验方法沉淀为流程步骤。
比如一个销售,如何从0到1,签下一个客户?
比如一个客服,收到投诉后,如何安抚情绪,解决问题?
比如一个研发,用怎样的格式和规范写代码,协作成本最低?
你过去为了实现目标,不断摸索,弯弯绕绕可能走了20步。现在变成流程,看看能不能变成17步,15步,让其他人照着走,也能走到终点,而且还能少走点冤枉路。
流程化,在公司在有很多很多形式,比如Check list,比如销售话术,比如产品经理工作手册。
这些完成工作的七个步骤,八个方法,就是战略流程化的过程。
战略流程化,也可以把很多六七十分的人,培养成八九十分的人。如何培养出足够多80分以上的人才,是许多人头疼的事情。而战略流程化是很重要的一步。
但是,战略流程化就够了吗?
总有人会悄悄绕过流程,怎么办?
用工具。工具可以帮助思考,也能降低管理难度。
这就是第二件你可以做的事情:流程工具化。
比如销售,许多公司引入CRM,客户关系管理系统。
见面记录,会议纪要,客户联系方式等信息,都可以保存到系统。
那么,还有哪些简单好用的工具?
比如战略规划时,用波士顿矩阵,从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两个维度,来分析自己的业务。你有像印钞机一样的现金牛业务吗?
你有可以进入下一个爆发期的明星业务吗?
你有要加大投入等待成为明星的问题业务吗?
你有要及时收割或者放弃的瘦狗业务吗?
有了战略规划,执行得怎么样?
这时,你可以用PDCA循环。
Plan(计划),Do(行动),Check(检查),Act(处理)。
任何一个项目,都可以用这个循环进行监督和复盘。
本质上,就是给任何事情扣上闭环,有开始就必须有结束,避免石沉大海,做到: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。
但是,不管怎样规划和循环,都需要“人”来做,怎样了解员工的想法?
这时,你可以用单独的1:1会议。
每个月和直接下属开一次1个小时单独的会议。
开会的时候,遵守25/25/50的原则。25%问,25%说,50%听。听下属的困难和建议。
有没有不开心?最近学到什么东西?我如何帮助你?
战略流程化,流程工具化。
把经验方法拆解为流程步骤,然后用工具固化优化。
静下心来。你可以先从这两件事开始。
所以,冲着赚快钱去的,往往最后赚不到钱。
组织的成熟度,决定了最后可以跑多快。很多抢跑、超速的人,最后都摔倒了。
赚钱,只是结果。业绩,也只是组织成熟度和战斗力的体现。

慢慢来,才比较快。

多说一句,个人其实一样,更是如此。
有许多人做的是一锤子买卖,然后接下来饥一顿饱一顿。

因为想着赚快钱,所以忽略了真正的能力建设。
能力的成长,才是长久、持续、稳定赚钱的基础。
变局之际,精修内力,寒冬起舞,才能破局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这些信号都告诉我们,风停了。甚至是,逆风了。

虚位以待...